1934年,段苏权刚满18岁,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,却已经担任了红军黔东独立师政委这一重要职务。谁也没有预料到,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在长征途中会经历如此戏剧性的一幕——突如其来的敌人伏击,段苏权遭重伤,被抛弃在荒野之中。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牺牲,为他举行了追悼会。然而,命运似乎喜欢开玩笑——段苏权并没有死!
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,段苏权在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中顽强生还,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求生之路。几年后,他竟然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“复活”,出现在同袍面前。那一刻,他的回归不仅是对生死的挑战,更是对信仰与坚持的真实写照!
段苏权出生于湖南茶陵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家境贫困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但即使如此,他从小便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气质。在那个年代,湖南是革命思想的热土,许多年轻人都受到革命火种的影响。段苏权在年仅十岁时便投身于农民运动,虽然年幼,但他已经意识到,单靠空洞的口号无法改变社会,必须付诸实际行动。
展开剩余77%1926年,段苏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开始了与革命同行的血与火的岁月。虽然他当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,但革命的风潮早已席卷而来,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,誓要为改变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到了1934年,段苏权已经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——年仅18岁时,他便被任命为黔东独立师政委,带领几百名队员执行东征策应任务,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。那一年冬天,严寒刺骨,段苏权带领独立师与敌人周旋了二十多天,最终成功完成任务。但敌人并没有放过他们,在一次突袭中,段苏权遭遇了致命的伤害——他被敌人冷枪击中右脚踝,骨骼粉碎,鲜血直流,剧烈的疼痛让他几乎失去意识。
尽管伤势严重,段苏权仍然不肯放弃,硬生生坚持指挥部队撤退。可情况愈发严峻,他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行,战友们决定将他临时安置在当地一位农民家中。这位农民名叫李木富,虽然家境贫困,屋内简陋,然而李木富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段苏权。在看到段苏权的伤势后,李木富心痛不已,他咬着牙,为段苏权包扎伤口,并用自己简陋的工具做了一根木拐杖,帮助他勉强支撑前行。
但伤势实在过于严重,连拐杖也几乎无法承受段苏权的重量。为了继续前进,段苏权不得不采取一种极其艰难的方式——“屁股走路”。他的伤口不断恶化,双腿几乎没有知觉,只能借助那根简陋的木拐杖和身体的力量艰难行进。为了能够勉强填饱肚子,他甚至不得不乞讨。尽管身体极度虚弱,衣衫褴褛,但他内心对革命的执着却始终没有熄灭。
经过数次几乎绝望的挣扎,段苏权终于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镇——永顺县王村。这里人多嘴杂,他尝试着碰碰运气,打听红军的消息,但周围的信息依然封闭,消息传递极其缓慢。段苏权的双脚已经完全失去了行走能力,他不禁产生了另一个念头——是否该回家养伤,再去寻找部队?于是,他决定踏上归家的路。
回家的路并不平坦。段苏权搭乘了一只船,经历了长时间的曲折辗转,最终到达了岳阳。随后,他登上了前往萍乡的火车,继续前行。一路上的艰辛让他对死亡的逼近感愈发强烈,饥饿、疲惫与孤独几乎让他放弃了所有希望。然而,他依然没有低头,他坚信自己会重新加入部队,继续为革命贡献力量。
经过40多天的休养,段苏权的父亲段生日终于找到了他。父亲那双布满皱纹的手,轻轻捧起段苏权的脸庞,眼中充满了无尽的痛惜与心疼。在父亲的庇护下,段苏权得以养伤。然而,革命的召唤始终未曾远离,段苏权决定再一次出发,寻找自己失散的革命队伍。
1937年9月,段苏权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——红二、六军团终于抵达陕北,并与红一、四方面军成功会师。这个消息就像一剂强心针,给了段苏权无尽的动力。几个月后,段苏权竟然奇迹般“复活”,回到了革命队伍中,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。
1937年9月,任弼时在八路军办事处接到一个震惊的消息——段苏权竟然活着!曾被认为已经牺牲的年轻政委如今奇迹般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。任弼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回想起段苏权受伤时的情景,他已经认为那是一段无法改变的历史。眼前这个衣衫褴褛、满脸风霜的乞丐,竟然正是当年英勇的政委段苏权!两人相视而泣,过往的艰辛岁月瞬间涌上心头。
段苏权用他坚韧的生命力向世人证明了,革命的火种永不熄灭,哪怕他自己曾经被认为已死,依然可以在命运面前创造出一段传奇的历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利配资-配资排名-配资炒股之家-炒股配资之家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